踏出“浪浪山”方能人生璀璨
近期,講述小豬妖等四個“Nobody”出征取經(jīng)故事的動畫電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熱播。那些呈現(xiàn)在銀幕上的關(guān)于成長、勇氣與信念的“微塵之光”,足以點燃千萬心房。那些在浪浪山里求索的小妖正如入職不久的年輕黨員干部。步步難行步步行,年輕黨員干部要找準前進方向,在風雨中勇闖、在誘惑前堅守、在歲月里沉淀,勇于翻越基層“浪浪山”,追逐心中那束光。
偏向虎山行。身居浪浪山,本可以安逸“混吃等死”,可小妖們明知山外有風雨,卻堅持“下山”,彰顯對遠方的期待和對改變命運的渴望。小豬妖、蛤蟆精、黃鼠狼與猩猩怪無神佛庇佑,也無主角光環(huán),盜取唐僧師徒身份踏上毫無勝算西行之路。“知其不可而為之”,“取經(jīng)”意義不止于靈山,更在于“九九八十一難”中得到的精神淬煉。“在瓦礫堆里開一朵花,比在花園里開一萬朵更接近神性。”小妖怪們明白取經(jīng)是騙局,長生是幻夢,卻毅然選擇為救孩童燃盡修為,敢于直面困難,接納失敗,以肉身作帆,搏擊風浪,在“扮演取經(jīng)人”中意外“取得自己的真經(jīng)”。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難者進”。年輕黨員干部應(yīng)帶著“山外或許有更好可能”的追問,念著“多試一次或許有路徑”勇敢探索,想著“再拼一把或許能啃下硬骨頭”,不懼山高水長,拿出西行的決心、取經(jīng)的意志、跋涉的毅力,把“真經(jīng)”取回來,把“本領(lǐng)”練出來,把“擔子”挑起來,積跬步以至千里,勇敢踏出浪浪山。
涵養(yǎng)凌云志。小妖怪們沒有通天法術(shù),沒有顯赫家世,沒有強大背景,卻憑著“知其不可而為之”的樸素信念和意志,穿過崇山峻嶺,跨越激流險灘。當小豬妖走出浪浪山,卻發(fā)現(xiàn)外面的世界還是浪浪山,山外有山,處處圍城。也許浪浪山永遠翻不完,但這段路使它們“逐漸覺醒、主動塑造、埋頭磨礪,最終相信”?;鶎邮钦呗涞氐?ldquo;最后一公里”,是服務(wù)群眾的最前沿。“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”。年輕黨員干部應(yīng)堅定理想信念,像小豬妖鉆研機關(guān)術(shù)般,逐字逐句學習政策文件,主動走進田間地頭、庭間院落、生產(chǎn)一線走訪調(diào)研,結(jié)合區(qū)域特點探索政策落實路徑,把群眾的“小事”當作自己的“大事”。跋山涉水的足跡是寫給大地的情書,挑燈夜戰(zhàn)的燈火是點亮星河的火種,腳步丈量的土地是淬火成鋼的熔爐。成長的“真經(jīng)”遠不止在書本里,而是藏在老百姓的智慧和口碑之間。凡人微光不為被看見,但終被看見。每一名奮斗者散發(fā)的獨有的光芒,終將匯聚成民族復興的浩蕩星河,照亮新時代的璀璨征程。
初心永不改。“不經(jīng)歷風雨怎么見彩虹,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……”沒有天生就會的能手,也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。取經(jīng)路上,小豬妖與蛤蟆精、黃鼠狼精、猩猩怪結(jié)伴組成“草根取經(jīng)團”,不再執(zhí)念于“自己的浪浪山”,而是努力探尋“外面的世界”。小豬妖團隊最初取經(jīng),圖的是“長生不老、成佛、有尊嚴”。故事的最后,小妖們雖然修為盡失、變回原形,小妖們的幻想被戳破,可當真正的人間磨難擺在面前,它們還是選擇降妖除魔,守住了心中的正義,此刻,“無悔”讓生命更加“無價”,卻活成自己心中那個無所畏懼、不負初心的“大圣”模樣。敬每一次勇敢出發(fā)的自己,他們成為了自己心目中更好的人。腳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從“蹭飯書記”到“帶貨網(wǎng)紅”的董桂林,在灶臺邊記錄的民情日記,在直播間喊破的沙啞嗓子,被汗水浸透的幫扶賬單,都在詮釋著“人民至上”的深刻內(nèi)涵。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。年輕黨員干部要與時俱進、精進修能,融合思維,借力合力,用年輕人特有的闖勁和干勁帶領(lǐng)鄉(xiāng)親們走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幸福大道上。要在該挺身而出的地方敢擔當,看到群眾利益受損時敢發(fā)聲,遇到?jīng)Q策跑偏時敢提醒,在該碰真較硬的時刻敢亮劍,從最初的“門外漢”成長為基層工作的“行家里手”,風雨不驚、巋然不動,在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道路上行穩(wěn)致遠,鑄就璀璨人生。(王建明)
責任編輯:華筱婷